教宗方济各致2024年世青节青年:“希望能战胜一切焦虑和疲惫”

2024 九月 19

“去年,我们通过反思圣保禄的表达方式‘论望德,要喜乐’(罗12:12),开始了迈向大禧年的希望之路。依撒意亚先知说:‘仰望上主的…必奔走而不疲倦’(依40:31)”。2024年11月24日世界各地的教堂将庆祝第三十九届世界青年日,教宗方济各对青年的致辞是围绕禧年和“望德不叫人蒙羞”这一主题展开的。

 

教宗在9月17日发表的文告中继续说道:“如今,我们也生活在一个严峻的时代,这些严峻的局势让我们感到绝望,使我们无法以平静的心态展望未来:战争的悲剧、社会不公、不平等、饥饿、对人类和受造物的剥削。付出最大代价的往往是你们年轻人,你们感到未来的不确定性,看不到实现梦想的出路,从而冒着生活没有希望的风险,成为无聊和忧郁的囚徒,有时被卷入越轨和破坏性现实的幻觉中(《望德不叫人蒙羞》诏书,12)。因此,亲爱的朋友们,我也希望你们能听到希望的宣告:即使在今天,主也在你们面前开辟了一条道路,邀请你们带着喜乐和希望沿着这条道路前行”。

 

教宗强调,每个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朝圣”,“是一次推动我们超越自我、寻求幸福的旅程;尤其是基督徒的生命,是一次朝向天主、我们的救赎和一切美好的朝圣”。但是,疲惫和劳累也是旅途的一部分,有时是重复的无聊。“在某些情况下,导致焦虑和内心疲劳的原因是社会压力,要求我们在学习、工作和个人生活中达到一定的成功标准。这让我们感到悲哀,因为我们生活在空洞的行动主义的喧嚣之中,这种行动主义让我们每天都被千头万绪的事情填满,却仍然觉得自己永远做得不够,永远达不到要求。这种疲惫往往与厌倦相伴。有些人不出发、不决定、不选择、从不冒险,宁愿呆在舒适区,封闭自己,从屏幕后面看世界、评判世界,而从不‘弄脏手’解决问题,与他人、与生活打交道的人,他们感到一种冷漠和不满的状态。这种疲惫仿佛我们的双脚浸泡在水泥里,最终会变硬,使我们沉重,使我们瘫痪,使我们无法前进。我宁可要人们旅途中的辛劳,也不要人们裹足不前的无聊感!”。

 

面对“精神沙漠”带来的疲惫所导致的冷漠风险,教宗向年轻人提出了一剂解药。“虽然看似矛盾,但是解决疲惫的办法,不是静止不动地休息,而是出发,成为希望的朝圣者。这就是我对你们的邀请:在希望中前进!希望战胜每一次疲惫、每一次危机和每一次焦虑,给予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因为这是天主亲自赐给我们的礼物:祂让我们的时间充满意义,祂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祂为我们指明人生的方向和目标”。

 

因此,教宗邀请我们踏上通往禧年的道路,“不要只像个游客那样,却要做真正的朝圣者”。教宗说,朝圣者“全心全意地沉浸在他所遇到的地方,与它们说话,让它们成为他寻找幸福的一部分。因此,禧年朝圣将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旅程的标志,以到达最终的目的地”。教宗的愿望是 2025 年在罗马再次与年轻人见面。“我敦促你们在朝圣之旅中保持三种基本态度:感恩,使你们的心能够敞开,赞美所接受的礼物,首先是生命的礼物;探索,愿这次旅途使你们渴望不断地寻求上主,而不止息内心的饥渴;最后是忏悔,帮助我们审视自己的内心,认识到我们有时会走上错误的道路,做出错误的选择”。

 

教宗最后说,当年轻人抵达圣伯多禄广场时,他们将被吉安·洛伦佐·贝尔尼尼创造的辉煌柱廊“拥抱”并欢迎。“柱廊从整体上看就像一个巨大的拥抱:它们是教会张开的双臂,我们的母亲,欢迎她所有的孩子!在即将到来的希望圣年,我邀请大家体验仁慈天主的怀抱,体验祂的宽恕,减轻我们所有的'内债',就像《圣经》中禧年的传统一样。如此,你们受到天主的欢迎,在祂里面获得重生,你们也为许多朋友和同龄人张开双臂,他们需要通过你们的欢迎感受到天父的爱。你们每个人都要‘哪怕只是一个微笑、一个友好的手势、一个博爱的眼神、一次真诚的倾听、一次无偿的服务,深知在耶稣的圣神里,这些都会成为接受者希望的种子’(同上,18),从而成为喜乐的不懈传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