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西凯拉总主教致美国主教:“福传就是创造相遇文化”
由美国主教团教理研究所(Institute on the Catechism)组织的《教理讲授指南》研究和学习会议于2024年6月17日至20日在伊利诺伊州的圣玛丽湖大学蒙得伦神学院举行。关于“福传教理”的研讨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教区主教、教理中心主任和天主教学校校长参加。圣座福音传播部代理部长菲西凯拉总主教也参加了这几天的工作,并以“福传教理与相遇文化”为主题发表了讲话,强调了“相遇文化”在福传工作中的重要性。
菲西凯拉总主教指出,在当前这种文化大变革的背景下,“教会的教理讲授和整个培育行动应把创造一种‘相遇文化’作为首要任务”。另一方面,他补充说,“当《教理讲授指南》提出‘教理讲授之目的’这一主题时,它只是回到了这一基本目标:‘每个教理讲授过程都是以与基督活生生的相遇为中心’”。然而,今天的这种“新文化”,一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数字和人工智能文化”,“其构建方式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典型关系”。而真正的“相遇”却要求我们参与到真实的人际关系中。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应被谴责为消极因素”,因为即使是虚拟领域也可以是“真正相遇的时刻”。
因此,要谈及“相遇”和“福传”,“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圣经》,因为《圣经》就是相遇之书”:“《圣经》的每一页都表达了天主与其子民相遇的美好”。菲西凯拉总主教继续说:“回顾《圣经》中描述的众多相遇,可以形成一种‘相遇神学’,对我们极为有用。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考虑的是福传与相遇之间的关系。其实,福传只不过是我们与天主相遇的结果”。总主教特别提到了两个相遇,“第一个相遇是耶稣与祂的门徒的相遇(......)。这个相遇始于耶稣‘看见’的这个动作,在这样一个视觉的、直接的、近乎是直觉的相遇中,耶稣亲近每一个门徒,并由此招叫他们参与祂的圣职。选择跟随耶稣是一个恩典,是在祂的目光和个人招叫下作出的选择”。而第二个关于相遇的例子,是耶稣与富有的年轻人的相遇,“不幸的是,这个相遇的没有产生效果”。
这两个例子使我们能验证“一些使我们能够理解相遇的实质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独特特征。当我们感到与某人有深厚联系,几乎感觉像家人一样时,我们就可以立即知道自己处于一个相遇,亲近感和信任感会马上感受到。这种与他者的体验迟早会转化为改变自己生活的能力”。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富有的年轻人为何变得郁闷。他没有勇气走出自己,真正地与激励他改变生活的耶稣相遇。这个年轻人无法像伯多禄一样离开自己感到安全和受保护的家。伯多禄冒险地跟随了一位连‘枕头的地方’(玛8:20)都没有的师傅”。
菲西凯拉总主教指出,《教理讲授指南》所强调的宣讲式教理讲授,“使相遇成为其決定性的目标之一”。因此,“相遇”的概念,在2025年普通禧年开幕之前的这几个月里,有了更现实、具体的意义,“教宗方济各邀请我们展望希望”。希望,即复活的基督,“不是我们未来的偶然,而是我们现在的确定性。向希望敞开心扉不是逃向未知的未来;相反,是要求我们将目光紧盯生命的本质:我们与复活主的相遇。一個有条理的宣讲式教理讲授,不会拒绝希望的胆量,而是將之作为教理讲授行动的基础。《指南》在描述传道员的特质时提到:“传道员不停地成为兄弟姐妹们的希望标记”。